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丽的教训(二)_大宋世祖
优书网 > 大宋世祖 > 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丽的教训(二)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一百八十八章 高丽的教训(二)

  张叔夜的声音很沉稳,就像铜钟一样厚重。

  “课题组的初步结论,高丽国目前的乱状,根本原因跟我国汉、隋、唐等前朝末年的战乱,有相似之处...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原因,就是土地兼并——换句话说,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里,大部分百姓没有土地。”

  “根据对高丽国官府文档的整理统计,天启元年以前,高丽国王室和两班贵族占据其国内田地的五成以上,然后商人、佛刹、道观又占据很大一部分。”

  “高丽国的自耕农,占据的田地估计不到四成...天启年后,我朝商品大量涌入高丽国,其白银铜钱大量外流,物价飞涨。高丽国的赋税也水涨船高...天灾人祸,大量的自耕农破产,他们的土地迅速向两班贵族集中。”

  “据不完全统计,到天启十年,王室和两班贵族掌握的田地,高达七成。加上佛刹、道观和商贾,相信高丽国的自耕农占据的土地,不到两成。”

  说到这里,张叔夜的话音里带着颤音,似乎有些后怕。

  “全国大半百姓都是佃农,而且高丽国国库窘困,赋税极重。地租四到五成,还要承担三成的国家田赋,百姓们需要拿出产出的七到八成缴纳赋税地租。除此之外,还有人头税、丁口税、北捐、海防捐等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...只有被逼上绝路的人,才会那般穷凶极恶。”

  张叔夜的话让宗泽、谢克家等人听得心惊胆战,面面相觑。

  不过谢克家心里还有个疑惑,彝伦馆和国政学院的联合课题组,研究这个干什么?难道是看热闹的不嫌事大?

  不,里面肯定有玄机。

  很快,赵似的话让他的疑惑得到了解答。

  “以史为鉴,这句话许多读书人都挂在嘴巴上。可惜啊,史书里血淋淋的事实,早就风干了,没有血腥味了。他们洋洋洒洒的以史为鉴的感想,全是不着边际地自以为是。现在就在东国高丽,血淋淋的事实就摆在眼前!这回该看清楚了吧!”

  “无数的尸骸告诉我们一个最朴实的道理,‘水可载舟,亦可覆舟’。不给老百姓活路,最后的结果就是在大火和废墟中同归于尽!”

  赵似的声音斩钉截铁,掷地有声,接下来的话就像海浪,一浪接着一浪,向众人涌来,让他们都喘不过气。

  “看来看去,联合课题组说得没错,最大的问题就是土地兼并!田地只有这么多,地主大户们恨不得全买在手,他们恨不得天下百姓都是穷人,都来给他们当佃户。有一就有二,收了地租,连朝廷田赋也不想交,想发设法转移到佃户头上...”

  “重重大山,百姓们被敲骨吸髓,最后只能揭竿而起...前汉黄巾军,前隋十八路反王,前唐黄巢...现在又有高丽国的惨象,还不够警示吗?我们不能再蜻蜓点水地搞以史为鉴,要深入了解一切表象背后的真正原因。只有真正了解了,才能摆脱历史轮回。”

  赵似看着张叔夜等人,朗声问道:“这些道理,你们明白吗?”

  “臣等明白陛下的苦心。”张叔夜等人齐声答道。

  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一扫过,赵似最后摇了摇头,“不,朕看你们其实没有真正地懂啊。”

  他在四位皇子身上扫了一眼,右手举起,食指在空中点了点。

  “现在让朕给你们好好说一说。祖宗之法,收拢安抚无地流民,用的是厢军制度。其实这治标不治本。朕灭西夏,收复河西朔方,只是第一步,让大宋无侧翼钳制。”

  “放开手脚后,朕整顿兵马,征漠北、定大理,平辽复东北。为的什么?无非是土地和人口。而后又西征收复西域,进取河中,为的什么,还是土地和人口。愿说我大宋语言,用我大宋文字,习我大宋典籍,奉朕为君主,忠宋为祖国,无论此前何族何种,皆为我大宋子民。”

  赵似的话是如此有力,让赵庭四人听得不由自主地紧握双拳。

  尤其是赵庭,今日赵似的话,仿佛给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,看到了一个新的世界,跟母亲平时教诲的截然不同。

  “还有更重要的土地。我大宋子民,繁衍相传,生生不息。而今大宋子民,有两千五百六十三万户,一万一千七百六十九万口。四旗,青龙旗有旗民三十五万户,三百一十六万口;玄武旗有旗民二十七万户,二百四十五万口;白虎旗有旗民十九万户,一百六十九万口;朱雀旗有旗民二十一万户,二百一十四万口。”

  现在大宋统计人口,不像以前只算丁口,而是男女老少全部算进去。

  四旗的人口,则是把赡户包括在内——按照大宋律法,他们不是奴隶,只是被雇佣、暂时失去经济自有的牧民。

  原本北辽除去汉人之外,契丹、奚人,再加上渤海、女真、铁骊、室韦等部族,有将近四百万人口。原本是由青龙旗全部继承,可谓是一旗独大。

  赵似当机立断,先是把渤海人跟汉民一样,统统算汉人,安置在各州县。已经从事农耕生产多年,习惯定居生活的契丹和奚人,也全部援汉民例安置在各州县。

  其余的人全部打散混编,再调拨了一部分给玄武旗——玄武旗调拨了一部分旗民去白虎旗。所以这才有这看上相对均衡的人口数据。

  赵似伸出右手,手指头在晃动,“诸位先生,前唐天宝年间,有户九百六十一万户,百姓五千两百八十万口,加上藏匿的僧尼道羽、佃户庄客、仆人奴婢,大约在六千万左右。”

  唐朝确实有不少托庇在高门大户和佛道刹观下的藏匿人口,具体有多少数量,谁也不知道,只能靠估计。

  在大宋,经过赵似几番铁血手段,连监狱里还未处刑的死囚犯都被统计入册,没人敢藏匿。

  “现在大宋多少人口?普通军民加上四旗旗民,足足一万二千六百九十三万口。翻了一番有余啊。如果朕没有打下这么大的疆域,提供足够多的农田牧场,会是怎么样的情景?你争我夺,互相攻杀,肯定不会如现在这等和睦。”

  说到这里,赵似变得语重深长。

  “我们君臣一心,竭力让大宋国强民富,国泰民安,让大宋百姓尽享太平盛世。数十年,上百年后,大宋人口会增长到多少?两百、三百、五百年后,又会增长到多少?两万万、三万万,还是五万万,在那个时候,需要多少土地?”

  赵似的问话越发地犀利,众人也陷入了沉思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youshu9.cc。优书网手机版:https://m.youshu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